2004年,兴发集团收购国投原宜位于猇亭的磷酸盐厂,正式启动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建设。目前投资已超200亿元,建成占地8000亩、员工6000人的战略生产基地。2018年4月24日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第一站来到宜昌新材料产业园,对园区及公司绿色转型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围绕“绿色精细化工,磷硅融合发展”主线,园区先后建成80万吨/年有机硅单体及25.2万吨/年下游产品、30.8万吨/年电子化学品、13万吨/年草甘膦及8.6万吨/年制剂、30万吨/年烧碱、3.4万吨/年特种磷酸盐等重点项目,配套建设自备电厂、码头等公用工程,培育循环对接、互补发展的有机硅、微电子新材料和草甘膦三大产业集群,被评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。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持续推进技术创新,投资5.2亿元建设研发中心,牵头组建湖北三峡实验室,打造湖北省有机硅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、湖北省磷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平台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作用。
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要位置,在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中率先实施搬转关改,累计拆除沿江装置32套,资产价值13.58亿元。园区封堵全部直排口,污水处理装置扩能改造到实际需求的1.5倍,通过工艺改进和环保提升,园区排放削减30%,年取水量同口径下降50%,四废基本吃干榨尽,综合利用率95%以上;外排废水有机磷含量控制在0.2mg/L以下,远低于国家标准0.5mg/L。投资1.12亿元修复绿化拆除腾退的900米岸线,高标准建设沿江绿化景观带,实现生产岸线向生态岸线的蜕变。
下阶段,园区将聚焦产业转型升级,科学谋划有机硅新材料、微电子新材料两大产业发展规划,力争“十四五”期末全园区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、利税40亿元、出口创汇10亿美元。一是持续开发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,实现单体转化率90%以上,打造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有机硅产业集群;二是高标准建设电子化学品专区,持续完善电子级化学品产业链,力争实现产能达到55万吨/年,实现主要产品国产化全替代;三是积极发展草甘膦下游制剂,力争5年内实现草甘膦制剂年销售规模达到30万吨,制剂生产规模、品牌、销售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处领先地位。